湖南省位于我国长江中游,省境绝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湘江贯穿南北,故简称湘。湖南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战略区域,其经济发展也受到市场的关注,本文梳理了湖南省及下辖地级市的经济概况,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湖南省发展现状。
概况
湖南省,简称“湘”,省会城市为长沙市,位于中国东部,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下辖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62个县,7个自治县,36个市辖区,省内常住人口6860万人。
湖南省下辖的13个地级市分别为: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张家界、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娄底市,此外还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省经济状况
湖南省位于我国东南腹地,是长江经济带覆盖省份,也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从经济总量来看,近六年来,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20000亿,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1154.2亿元,2016年首次突破“3万亿”大关达到31244.7亿元,2018年湖南省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6425.8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第8,较2017年上升了一位。虽然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较高,但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表现不佳,2018年湖南省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3万元,虽然较上年增长了7.2%,但仅为全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0.82倍,在各省中排名为第16位,与上一年排名相同。
从经济增速来看,湖南省经济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但是增速逐渐放缓。2012年的经济增速为11.3%,2018年末已经下降到7.8%,虽比2017年的8%下降了0.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2018年全国GDP平均增速为6.6%),这主要是近年来中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宏观经济增速整体上有所放缓。
图1 2012年-2018年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同比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2012年至2018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近几年湖南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2年三次产业比为13.6:47.4:39.0,第二产业占比最大,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湖南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比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高,2016年湖南省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比达到46.3%,并在2018年占比超过50%,达到51.8%。2018年湖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10.7:40.9:48.4调整为8.5:39.7:51.8,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了3.5%、7.2%和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40.9%和55.1%。
表1 2012年-2018年湖南省三大产业比重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2012年至2018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南省的工业比较发达,省内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有色金属资源,并且水系发达、水资源充沛,依托资源优势湖南省形成了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铅锌硬质合金及深加工等多个优势产业集群,但是几大支柱产业之间分散度相对较高。2018年湖南省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增速较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
湖南省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为地区经济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以金融、商业服务、文化和创意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湖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广播影视、出版等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湖南省下辖州市经济状况
按地理区域划分,湖南省大致可划分为“一群四区”,“一群”为以长株潭三市为中心的环长株潭城市群,“四区”分别为:长株潭地区、湘南地区、洞庭湖地区和大湘西地区。其中长株潭地区包括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湘南地区包括衡阳市、郴州市和永州市;洞庭湖地区包括岳阳市、常德市和益阳市;大湘西地区包括湘西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和娄底市。
湖南省各州市经济发展水平有着以长湘潭三市为中心自东向西次第下降的显著特征,“四区”中,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洞庭湖地区和湘南地区次之,大湘西地区发展相对落后,近年来长株潭地区发展迅速,与其他三个地区之间的差距也不断拉大。
长株潭地区
2018年长株潭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96.31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41.98%,对湖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
长株潭地区包括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
表2 2018年长湘潭地区经济指标
数据来源:各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洞庭湖地区
2018年洞庭湖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63.59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2.76%。
洞庭湖地区包括岳阳市、常德市和益阳市。
表3 2018年洞庭湖地区经济指标
数据来源:各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